test-tubes

诊断和监测

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是止血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组织损伤部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其表面继而为后续的凝血因子活化提供反应场所和必需的磷脂。 血小板无力症(GT) 患者由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的缺失或质量缺陷,血小板不能有效聚集、血凝块回缩不良,导致其出血风险增加。1

GT患者通常血小板计数和形态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亦正常,但出血时间延长。此时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完善检查,主要包括血小板功能检测。既往出血史或家族史亦有助于支持GT的诊断。GT诊断的金标准是特异性的血小板聚集试验,其中瑞斯托霉素(非纤维蛋白原依赖)可诱导血小板聚集而其它生理诱导剂则不能诱导。进一步的血小板功能检测以及相关基因检测可确定GT的诊断。1-4

 


血小板无力症(GT)实验室诊断流程

初步实验室筛查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形态、PT和aPTT可基本正常,而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

PFA通过模拟受损血管,对枸橼酸抗凝全血中血小板在高剪切力作用下与胶原覆盖的微孔(含ADP或肾上腺素)结合的能力进行检测。GT患者的样本通常不能形成血小板栓子。对于GT的诊断而言,PFA相较于出血时间更具优势。1

 

光比浊法(LTA)

LTA是GT高度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检测在生理诱导剂(包括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受体激活肽(TRAP)、血栓素A2模拟物和瑞斯托霉素)作用下血小板的聚集情况。由于瑞斯托霉素作用不依赖于纤维蛋白原,这些生理诱导剂中只有瑞斯托霉素可诱导GT患者血小板聚集。该检测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且常面临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或采血量受限患者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挑战。1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使用单克隆抗体对血小板表面特异性受体或其它抗原的密度进行评估,可进一步提供糖蛋白(GP)IIb (CD41)和GPIIIa (CD61)表达或功能特定缺陷的信息。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可能受累家庭成员携带状态的快速检测,亦可作为产前诊断的一部分。1,3,4

 

分子鉴定(基因分型)

分别对编码GPIIb和GPIIIa的ITGA2B和ITGB3基因进行基因检测,可用于确定GT的诊断。为发现致病性基因变异,应对包括45个外显子以及相关剪切位点在内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1,3

  1. Solh T, Botsford A, Solh M. 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 options. J Blood Med 2015;6:219-27.
  2. Poon MC, Di Minno G, d'Oiron R, Zotz R. New insights into the treatment of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Transfus Med Rev 2016;30:92-9.
  3. Nurden AT, Pillois X, Wilcox DA.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Semin Thromb Hemost 2013;39:642-55.
  4. Sebastiano C, Bromberg M, Breen K, Hurford MT. 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0;3:443-7.

HQMMA/NNG/0517/0167